云南民族大学

乃苏颇研究中心网站

管理登录
文章详情
当前位置:
  • 留言标题
  • 留言内容
提交
禄丰县中村乡红彝刺绣传承人张兰仙
来源: | 作者:龚雪静 李应聪 | 发布时间: 2021-01-26 | 1796 次浏览 | 分享到:

禄丰县中村乡阿勒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彝族刺绣传承人张兰仙调查报告
 龚雪静 李应聪 红色彝人 

     禄丰县中村乡阿勒彝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地处云南五台山群岭,地处禄丰、元谋、武定三县接合部,这片彝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包括中村乡的阿勒、鲁支、山前、峨山4个村委会的结合部片区,属红彝支系(自称纳苏、他称乃苏)。由于生态植被好,空气湿度大,降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高。形成了高温高湿,常温高湿的森林生态区域,具有山清水秀的怡人宜居气候环境,承载着二月八、三一三、火把节、八月初一等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保留着古老的彝族迁徙舞、彝族鼓阵(锣鼓经)、水能文化,传承着亘古通今、天人合一的彝族北斗星月历法和绚丽多姿的彝族刺绣,彝族服饰。而张兰仙就是这片彝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有名的彝族刺绣、彝族服饰缝制的传统工艺传承人。


    一、承载族谱的彝绣
    彝族刺绣,绣在彝族服饰上的家谱、族谱。
    世世代代生活在五台山群岭的彝族妇女,都有自己缝制的绣花服饰,分年龄段和结婚已否又有所不同。从传统的彝族男女身着的服饰上可以看出彝族社会的等级之分和家庭状况。
    传统的女性服饰体现在布料底色上,彝族女性服饰的布料底色均为红、蓝、黑、白等颜色,婚否主要区别在布料底色、头饰和花色搭配,中、老年妇女为黑、蓝色,青年女子为红、蓝色,结过婚的戴包头、布料底色为黑、蓝色,未婚的为红、蓝色。各年龄段和结婚以否都可以从佩戴的绣花服饰区别。
小女孩佩戴绣花衣、绣花虎头帽,帽子后配两小块披条;女青年佩戴绣花衣、配饰两朵代表马樱花的大绒球绣花蝴蝶帽,穿黑裤子或七色式白折裙,红、绿花色绣花鞋,披绣花火草披布;结过婚的中、老年妇女配饰小绒球分格绣花包头,披黑布缝制的绵羊皮、绣花火草披布,穿黑裤或三段式白折裙,穿黑、蓝布底的绣紫罗兰绣花鞋。
    从婴儿到中老年妇女都配戴海贝(古代的钱币,彝语称矣莫)、珍珠串、瓷珠串、银链子等饰物,各个年龄段的服饰都是绣花衣帽鞋,中老年以日、月、星、云和福、禄、寿、喜、凤凰、连通、麟状等象形图案为主,并根据各自所好搭配各种各样的紫罗兰花色图案;女青年服饰、鞋、帽较为艳丽,以日、月、星、云和马樱花、蝴蝶、凤凰、麟状图案等花色为主,也搭配许多多姿多彩绣花图案。所有年龄段的妇女都系黑色或蓝色腰带,系绣花围腰布,以绣花火草披布,绣花衣帽对称,并与优美的自然生态、居住环境协调搭配。女孩从7-8岁开始就学刺绣,心灵手巧的到十六七岁学会全部的刺绣活,到四十岁左右,才能全部掌握各个年龄段及各种身材衣服的裁剪、缝制的工艺,一套较为精制的  绣花服饰,包括鞋帽、银饰在内,它的价值都在千元以上。
    传统的男性服饰是火草布绣花马褂和披绵羊毛制作的披毡,穿羊皮褂、兽皮褂以及蓝(麻)布裳、黑桶库。从体量上可以看出彝族服饰的大气、端庄与成熟;可以看出彝家妇女缝制彝族服饰所倾注的心血;从身着彝族服饰和佩戴的饰物也可以看出,布料的颜色搭配、刺绣工艺和日、月、星、云、福、寿、连通等象形花色图案的内涵。
   说到彝族手工传统工艺,就不得不说火草。
    火草,彝语称“蹈摸”,顾名思义,造火用的草,是彝族服饰在制作加工过程中的传统材料。火草属野生草本植物,每年立秋前后开始采摘火草,将撕下来的火草薄膜经过水煮,纺成线,织成布,缝制成女式披肩和男式马褂,由于火草能燃火,火草布也就显得尤为珍贵,无论是火草衣还是火草披布都要传承两、三代人,大多彝家人都把火草布当作传家宝。因此,火草绣花披布、火草绣花马褂、火草绣饰品也成为了彝族人家最上乘的装饰品和馈赠珍品。
现在,在禄丰与元谋、武定接合部的彝族居住地区,还保留着一套火草布的传统制作工艺,再现了全手工纺织火草布的场景,承载着彝族先民远古生命的神韵。通过整合各个历史时期和各个年龄段的服饰以及绣花、剪纸等工艺品展示出来,在彝族服饰和佩戴的饰物上深深蕴藏着彝族图腾崇拜与悠久灿烂的彝族文化内涵,展示着彝家女性心灵手巧与智慧的灵气,她们把“绣的是神话,穿的是历史”的厚重内涵从服饰上以“绣家谱、绣族谱”的形式传承下来,从穿着上展示出来。

    二、漫长的彝绣情丝
    张兰仙,女,彝族,生于1966年1月,中村乡人,是禄丰县中村乡阿勒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有名的彝族刺绣传承人。2012年,张兰仙被列为禄丰县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张兰仙从小心灵手巧、有悟性,从十一、二岁就与母亲及村中的彝族妇女学习刺绣技术,由于受到当地传统文化的影响,她绣的绣制品花纹、色彩搭配合理,做工精细,她的刺绣技术在当地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在彝族姊妹们的反复动员下,张兰仙渐渐地走出了一条“在发展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的彝族刺绣传统工艺传承路子。
    2000年,张兰仙在中村街上摆地摊,艰难地销售自己的刺绣品和彝族服饰;
    2002年,张兰仙在中村街上租了一个铺面,尝试着注册了“兰惠商店”,有了销售自己的刺绣品的场所——民族商品小店,卖彝族刺绣品、彝族刺绣服饰。小店开张后不仅解决了自己的生活出路,也摸索到了民族特色与大众的需求所好,还对民间剪纸、刺绣手工艺人进行大众化需求的指点与引导,毫无保留地传播自己所学到的刺绣工艺,回收手工刺绣品,逐渐解决了中村乡的阿勒、峨山、山前、鲁支等部分贫困山区彝家姐妹们的刺绣手工艺品的销路。通过多年来的总结,张兰仙在想: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喜爱民族特色的人可能会逐步增加,一些人可能会接受民间传统、吸纳民族刺绣元素,民族民间传统的特色将会成为现实生活中的时髦。
    2006年,张兰仙把自己的刺绣品代进县城,租赁了老城区不到10平方米的北晨街1号铺面,注册了“红米兰秀品店”,扩大经营范围,从缝制彝族服饰发展到苗族服饰和傈僳族服饰,在更宽领域传承少数民族刺绣传统工艺。
    2006年,张兰仙申请加入了禄丰县妇女联合会组织的“禄丰县刺绣协会”,通过加入妇女社团组织,提高自身的地位。并组织了阿勒、鲁支、山前、峨山等50余位彝绣艺人,分门别类定制彝族服饰、苗族服饰、傈僳族服饰等各类绣片,并在火把节、桃花节、赛装节等民族传统节日、街天分别到中村街、阿勒街、新街子等回收绣片,定期上门指导传统刺绣工艺,逐渐拓展山区妇女在家也能创收的发展路子。

    三、往返山乡传承路
    十余年来,张兰仙一直依靠“红米兰秀品店”养家扶口,不断传承彝族刺绣手工艺,成为禄丰县城唯一一家民族刺绣作坊——搭建起民族文化的交流平台。
    2001年,禄丰县举办第三届恐龙文化旅游节文艺汇演,中村乡创作彝剧《阿秀开店》参赛,用张兰仙提供的彝族服饰,刺绣包等刺绣品作道具,并为演员们佩戴彝族服饰。彝剧《阿秀开店》用当地彝族方言读白、配民间乐器伴奏,在全县文艺汇演中荣获第一名。
    2002年,禄丰县中村乡被列为“2010年上海申办世界博览会”专题片的彝族文化拍摄点。依据影片题裁,要组织阿勒、山前、鲁支峨山等村寨的五个民族服饰组以及儿童、老人等98位少数民族族群众演员,10月3日正式开始拍摄,张兰仙不辞辛苦,缺什么?补什么?主动承担起从来没有出过远门的彝族群众演员的彝族服饰佩戴和整理工作。由于多方面的配合,成功拍摄了一部集中展示了彝族婚礼、剪纸、绣花、肖像、农作、赶节会、民族舞蹈等彝族地区的发展风貌的彝族文化专题片。
    2009年4月,禄丰县妇联将张兰仙缝制的彝族刺绣品、童装彝族服饰以及火草衣的“龙乡彝绣”品牌系列组织到“2009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上展销,参展展品倍受海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在楚雄州2012年“迎接十八大·展示新成就”新剧目调演中,张兰仙为禄丰县参加汇演的《龙潮龙》剧目设计缝制彝族服饰,该剧目荣获新剧目调演三等奖。
    2013年9月,楚雄彝族自治州旅游局、楚雄州旅游行业协会主办“楚雄州第二届旅游商品评选暨创意设计大赛”,禄丰县红米兰秀品店张兰仙缝制的火草衣荣获“楚雄州2013年百佳旅游特色商品”荣誉称号。
    2014年,张兰仙将祖传下来彝族火草衣、彝族妇女、彝族青年等刺绣服饰、刺绣品低价出让给文化馆,作为彝族服饰展品在非遗馆展出,并经常到非遗馆佩戴、整理。
    十余年来,张兰仙先后设计和缝制了中村乡叽拉小学的学生民族服饰、叽拉舞龙队服饰、广通彝族情人节服饰、一平浪杞栽火把山(毕摩服饰)彝族服饰,缝制恐龙谷景区2008年至2012年的迎宾礼仪服饰及员工民族服饰。
    在多年来,在漫长艰辛的彝绣工艺发展路上,将两个女儿拉扯大,并向他们传承彝族服饰设计缝制工艺,现在两个女儿也能初步设计和缝制各个年龄段的彝族服饰和缝制各类彝族刺绣工艺品,搭建起了阿勒、鲁支、山前、峨山等50余位彝绣艺人的传承平台,带动山区出不了门彝族妇女的共同发展,增加了彝族刺绣传统工艺传承新人。
如今,她们的愿望是通过举办“红米兰”系列专场赛妆——打造“龙乡彝绣”品牌,进一步扩大彝族刺绣服饰的影响力,全面拓宽彝族刺绣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通过调查,我们认为:
    1、中村彝绣发展成为至今的“龙乡彝绣”品牌,张兰仙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功不可没,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彝族刺绣传统工艺传承人。
    2、为传承禄丰的彝族文化,张兰仙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培育了很多新人。
    3、张兰仙承担了许多传承彝族刺绣传统工艺的细节工作,为各种彝族文化体育题材的争得了多种荣誉,有一定的知名度。
    4、要使彝族刺绣传统工艺的刺绣文化全面系统地传承和发展,得到更好的保护,建议命名彝族刺绣传统工艺传承人张兰仙。
    根据《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中的有关规定,建议将张兰仙列为“楚雄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被调查人:张兰仙           禄丰县中村乡人
调 查 人:龚雪静(执笔)         中村乡综合文化站
图文编辑:李汉琪          禄丰县文化馆          周艳明          禄丰县文化馆
审    核:文  飞           禄丰县文化馆
总    审:杨亚卿           禄丰县文体广电旅游局

 
禄丰县文化馆
2016年4月10日
  • No records
联系邮箱
立即提交
联系我们
3916457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