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间是:YYYY年MM月DD日 H:mm:ss
产品
文章
搜索
名称
描述
内容
云南民族大学
乃苏颇研究中心网站
管理登录
首页
支系概况
学术研究
教育扶贫
彝风彝俗
研究中心
红彝文化
聚焦彝人
聚焦彝人文章详情
秀美彝山
Article details
文章详情
引导页
>>
红彝文艺
>>
文学
>>
彝家五月人倍忙
当前位置:
创业之星
传承基地
研究中心
中心动态
机构概况
机构设置
主任简介
顾问风采
研究员风采
研究成果
红彝文化
毕摩文化
服饰文化
丧葬文化
酒文化
建筑文化
传统礼仪
红彝文艺
文学
音乐
红彝山歌类别
红彝山歌视频
民间歌手传承人
传统乐器
传统乐器传承人
红彝风俗
传统节日
风俗习性
红彝婚俗
秀美彝山
武定县
猫街镇
白路乡
禄丰县
高峰乡
中村乡
一平浪镇
和平镇
元谋县
扶贫教育
公益活动
彝山教育
扶贫开发
红彝图库
服饰
摄影
节庆
习俗
乡村
聚焦彝人
4
留言标题
留言内容
提交
彝家五月人倍忙
来源:
|
作者:
李浩忠
|
发布时间:
2021-01-26
|
2515
次浏览
|
分享到:
彝家五月人倍忙
五月的气温是燥热的,午后的大地就像被大蒸笼罩住了一般,每年几乎如此,这时也是农家人一年最繁忙的时候。人们说这时候是“三夏”大忙时节,所谓“三夏”,指的是“夏收、夏种、夏耕”。何谓大忙呢?就是说在这极短的时间内要有序地完成这三大任务,这可关系到一年的收成呢。
随着五月的到来,想着家乡又是一片忙碌的情景了吧!记忆中,初夏的雨格外清凉,湛蓝的天空清澈深邃,明媚的阳光灿烂如金。蓝天下,风吹麦浪,远山浅淡,近水清碧,绿油油的秧苗苍翠欲滴,潺潺的山泉浇灌了水田,人欢牛忙,汗水湿透了大人的衣背,泥水“坠”下了卷起的裤脚,“咕咚,咕咚”的蹚水声来回往复,好一派繁忙的景象。还有那割麦或插秧的妇女们,总要站成一排,方便齐头并进——“唠嗑子”,还不时传出阵阵的欢声笑语。
彝家人热情淳朴,善良大方,农忙时村里的亲朋好友总乐于互帮互助。他们会自发组成一支十多人的收耕大军,今天帮我家,明天帮你家,后天帮他家,流动作战,没过几天大家的“夏收、夏种、夏耕”战斗就基本胜利完成了,可以着手准备进行下一轮的任务了。比如,除草、施肥、灌溉等工作。
要说那会儿印象比较深刻的还是插秧这件事儿,为什么呢?因为插秧不仅有乐趣,还可以去吃晌午,因此小时候常尾随着母亲去别人家帮忙插秧。说是去帮忙插秧,其实也就是跟别的小朋友在田埂边玩,或者是去河沟里捉鱼摸虾,玩水去了。等到差不多的时候大人们就会叫去一起吃晌午,这是难得的福利。吃惯了自家的饭菜,偶尔吃点别人家的饭菜还是很有味道的。有大白馒头,红豆腌菜,煮老腊肉,水闷蚕豆等等伙食,是主人家专门准备用来犒劳来帮忙的人的,至今想起仍让人十分怀念,垂涎三尺。吃晌午的时候要是馒头的色泽,味道让人感觉不是那么垂涎欲滴的话,主人家总会谦虚地说道原因,自嘲一下并嘿嘿一笑又寒暄一番。红色彝人就是这么的谦虚又豁达。
要说去蹭饭吃,对于红色彝人来说是很没有面子的一件事儿,吃苦耐劳,乐于助人是骨子里就流淌下来的一种血液。等到又年长了几岁的时候,每次跟着妈妈去别人家帮忙插秧,心里总是想着去帮忙一下,可不我就偷偷的站到了人群中间,但是秧苗不是没插稳就是给插歪了,有时候会被旁边的婶婶们调侃一番,不由得脸就红了。好嘛,我干不了这活我就干别的,但是秧苗我又背不动,那就拔秧吧。可是那秧苗却又被我扯断了,根落在了泥里,惨了,这不是搞破坏了嘛!
最后,我就拿着簸箕去田里捞漂浮物了,要是漂浮太多太厚的话会把秧苗压进水里,这也是对主人家的一种帮助吧,可以稍稍满足一下心理上的歉疚。不过有时候一个倒栽葱就会摔趴在水田里,弄得面目全非满身泥,或是被田里的刺扎到了脚,偶尔还看到了在水里游的小水蛇,这时就马上会撕心裂肺地嚎哭了起来,瞬间把那满脸的嬉笑也给撕破了,让那些大人们又惊又笑。哈哈,弄出笑话了吧,小时候就是这么的调皮。要说这劳作一般男女会做个分工,像插秧、割麦这些活儿一般是由妇女来做,像背麦子、背秧这些比较沉重的体力活就是男人们的事儿了。所以,插秧的时候一般都是妇女去帮忙,通常只有男主人在一旁帮忙拔秧、背秧,这只是日久形成的不成文的分工方式而已。
而今,十多年过去了,传统的耕作方式逐渐发生改变,很多地方都实现了机械化或者半机械化,一些地方逐渐没用牛耕了。不过有些半山区还沿袭着原来的耕作方式,一村人相互帮忙拔秧、插秧、收割,场面温馨热闹。而像我的家乡,由于山高坡陡,田地开垦在山涧间,引水灌溉困难,产量低路程远,且大多数年轻人外出务工,劳动力短缺,所以这几年已经没人种水稻了。虽然在我们那纯朴的村寨里,农忙的时候大家依旧会相互帮忙,但是由于多数年轻人不在家,很多农活都是由留守在家里的人来承担,没有多余的劳动力去帮助别家,所以像以前那样整村互帮互助的热闹的农忙情景很少见了。现在村里距离较远又荒凉的山地慢慢被闲置,有些产量低且难耕作的坡地也退耕还林了。
又是一年农忙时,我亦有回家帮忙劳作的冲动,奈何为生活琐事所牵绊,每当想到父母在土地里挥汗如雨,顶着烈日曝晒耕作的场景,心中有诸多不忍。转念一想,父母收获了成果心中还是欣喜的吧!然而,我又收获了什么?是岁月、知识、财富、还是失望呢?且行且珍惜,认真做好每一件事,相信明天的自己会比现在的你更好!
编辑:纳苏阿勇
上一篇:
禄丰县中村乡红彝刺绣传承人张兰仙
下一篇:
红彝婚恋序曲三
No records
联系邮箱
您的城市
*
您的姓名
您的年龄
*
联系手机
*
参观时间
*
知晓渠道
*
---
---
百度
介绍
广告
立即提交
联系我们
391645731@qq.com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