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大学

乃苏颇研究中心网站

管理登录
文章详情
Article details
当前位置:
  • 留言标题
  • 留言内容
提交
禄丰县--高峰乡彝族(纳苏颇/格苏颇)生活习俗
来源: | 作者:naisup | 发布时间: 2016-01-14 | 4969 次浏览 | 分享到:

禄丰县--高峰乡彝族(纳苏颇/格苏颇)生活习俗

2015-11-14 红彝


禄丰县--高峰乡彝族(纳苏颇-红彝族/格苏颇-白彝族)生活习俗

1、高峰乡彝族婚俗

  彝族男女青年婚配均有说媒、订婚、迎亲、回门四个程序。

  说媒:媒人携带糖、酒到女方家提亲,女方接受糖酒即视为同意这门婚事。

  订婚:由男方和媒人带上酒肉和首饰(一般耳环、手镯等)到女方家,女方请自己的长辈与亲属一同商议婚事(包括婚期、彩礼等),自订婚之日起,男女双方之间的婚事即得到了认可(现在也需按法律规定领取结婚证),任何人不得干涉,双方不得反悔。

  迎亲:即结婚,新郎肩披红布,同媒人和迎亲队伍一同到女方家迎亲。返回时,有抹锅烟子的习惯,主要抹媒人和背新娘的人。新娘出嫁时,还有哭嫁的习惯。背新娘也是必不可少的仪式,新娘先

由自己的哥哥(或弟弟)从楼上背下,到门口时由男方请来背新娘的人(一般为男方的姐夫、妹夫接替,陪娘则跟在后面打伞,不能给新娘见太阳。要一直背到看不见娘家为止,凡过桥,涉水都要背。

  新娘出嫁,有浩浩荡荡的送亲队伍相送,由两个吹笛子的带头,还有一对已婚妇女(背着小孩),其它均为男女青年,队伍越庞大意示女方越幸福。到新郎家后,新郎新娘有抢坐枕头的习惯,即:谁抢先进喜房,得到枕头底下先备好的红包,以后就由谁当家。

  晚饭后,送亲队伍吹着笛子开始“踩棚”(以笛子伴奏跳“左脚舞”,因先在青棚里跳起而得名),拉开了对歌,跳左脚舞的序幕,通常有方圆几十里的男女青年前往助阵,庆贺婚事,通宵达旦。

  回门:第二天中午饭后,新郎新娘在送亲队伍的陪同下回娘家,即称回门,在娘家吃过饭后又赶回新郎家。回门途中若有人相遇则称“撞喜”,新郎新娘将倒出事先备好的酒让你喝,以表达共同庆祝婚喜。

2、高峰乡彝族丧葬、祭祀、节庆

  彝族人死后,儿女或晚辈将拿一只鸡对死者之口“接气”,然后喂“含口钱”。待通知所有主要亲属到场后方可装棺。出殡当晚还请毕摩念经以招魂指路。

  较亲的亲属还要打“锣伙”,即:出殡当晚,请两位吹师(锁钠)和锣鼓队(四人),牵一只羊,还有部份左邻右舍陪同前往(队伍一般在15人左右)。场面较大,一班“锣伙”围坐一个火堆,通宵达旦,天亮后则宰羊祭祀,饭后本家抬死人上山,客人散伙(此习俗铺张浪费,不宜提倡,近年来有所改革)。

  彝族妇女则有哭丧的习俗,有专门的哭丧调,语调悲伤,让人掉泪,以此表过对死者的哀悼。家里人死后三年内,过春节只能贴黄、绿对联,禁贴红对联,死者女儿不能穿色彩鲜艳的衣服,三年满后则进行脱孝仪式。

  彝族的祭祀活动主要有祭龙、祭天地神、祭山神、祭牛、叫魂等,一般都在节日期间在特定的地点进行。

  彝族节日丰富多彩,有“二月八”、“三月三”、“五月十三”、“六月六”、“火把节”、“七月十五”、“八月十五”等。高峰彝族最有特色的是“二月八”、“三月三”和“火把节”。

  农历二月初八,高峰乡内外的彝族同胞聚集到清丰寺(妥安、高峰、黑井三个乡镇交界处)赶会,进行物资交流,因彝族在宗教信仰方面以信佛教为主,这天将有信教的群众前往清丰寺烧香拜佛,因此,二月八也称庙会。

  农历三月十三日,高峰、舍资及元谋县部份乡镇的彝族群众近万人聚集“三月三”(因在此赶会而得名)梁子赶会,时逢马樱花和映山红开花季节,赶会之处满山是花,因此有人称之为“花会”。当天有彝族老人到一旧庙址进行祭祀活动,祈祷风调雨顺、六畜兴旺、清洁平安。男女青年则以唱调子、跳“左脚舞”为乐,有的跳到天亮才离去。关于“三月三”赶会起源的传说有两种:一种称祭马樱花山神,一种称祭三月三药王。

  火把节是彝族群众最隆重的节日,高峰彝族火把节从六月二十四开始,主要有开光点眼、祭天地神、扫邪驱鬼、送火把仪式开等,其中以送火把这天(农历六月二十七日)最为热闹。下午三时左右,先由彩旗队、鼓乐队、面具队从村子出发,大刀队则化好脸谱躲在一叉路口,当送火把队伍行至路口时,三声土炮响后,一起冲进队伍进行冲杀,一齐高呼:“玛哩玛瑙(意为一鼓作气)--呜!基萨拉萨(意为地动山摇)--呜!基堵拉超(意为又轻又快)--呜!到火把山后,在五个山头分设五个营盘,第个营盘占领后均耍几套大刀舞。场面壮观,又似古时出征打战。冲完五个营盘后,队伍冲向一个小山坡处,将三个大面具抛向空中,大刀队在空中将面具挑烂后散伙。最后由毕摩将面具及各种彩旗烧毁,并祷告完毕后,整个送伙把仪式结束,青年男女则尽情地跳起了“左脚舞”。

3、高峰乡彝族生产、生活习惯

  彝族人在生产过程中喜欢用背板背,一般不作肩挑(挑水除外)。勤劳勇敢的彝家人以田间劳作为乐,一边劳动一边对歌,唱小调。特别是栽秧季节,同辈男女有在田里摔跤或糊烂泥的习惯,意寓今年风调雨顺,谷子丰收。火塘是彝族人生活的象征,每当茶余饭后,彝家老小围坐火塘边,对歌、拉家常、商议家庭大事等,有客人时还会围坐火塘,尽情地唱敬酒歌,饮酒对歌,其乐无穷。

  彝家人热情好客,无论你是经常来往的亲朋好友,还是初次见面的佰生人,都会受到彝家人的热情款待。在饮食方面,彝族最有特色的是“生肝”,即:用猪、羊、鸡的生肝做成,此外,还有比较好吃羊汤锅和苦荞粑粑。

  彝族讲究礼尚往来,亲戚之间经常相互来往。而彝族给孩子取名对亲家的方式十分有趣,有搭桥和安指路碑两种。搭桥取名就是在过路人较多的小河上搭一座桥,主人事先备好炊具、酒、肉和一只大公鸡,躲在桥边隐蔽处,第一位走过桥的人即被拉住给孩子取名,然后在桥头杀鸡祭祀。安指路碑则在十字路口安一块石碑,指明各条路的去向,其他仪式与搭桥取名相同。对亲家的第一年,第三年春节主人还去亲家家拜年。

4、高峰乡彝族彝族歌、舞

  彝族是火的民族,酒的民族,敬酒歌是彝族酒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彝族敬酒歌词意简朴,但喝起来却有比较粗狂豪放的气势,敬酒歌同时也表达着彝族人的热情好客。如:“今天日子好,亲友来 相聚,一起来喝酒,不醉你莫走”。

  彝族在平时的生产、生活中还喜欢对歌、唱调子,如:放羊调、 采花调、送郎调等。快乐时唱了让人心旷神怡,心烦时唱了解忧解愁。

  彝族的舞蹈以“左脚舞”为主,每逢结婚、节日等都跳“左脚舞”,它以弦子(月琴)、二胡、笛子为伴奏,也有的以吹树叶子来伴奏,主要跳法有直出脚、对脚、踏棚等。与“左脚舞”相伴的“左脚调”,以欢快的旋律唱出了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左脚调”有表达男女之情的,也有反映群众思想的;有通唱的,也有对唱的。如:“东方那个发白小星星,秭妹俩个好玩天亮了,好玩不得成双对, 好玩不得做一家”。

5、高峰乡彝族语言、服饰

  语言和服饰是一个民族的主要象征,高峰境内居住有白彝族(自称庚苏)和红彝族(自称纳苏)两个支系的彝族,在语言和服饰上有所区别,但主体是相同的。彝族是一个美丽的民族,高峰彝族妇女的服饰也是绚丽多彩的。整套服饰包括帽子、衣服、围腰、首饰、花鞋等几个部份。

  帽子是区别白彝族妇女年龄、婚姻及生育状况的标志。小孩戴的是小团帽(也称老虎帽),帽子前沿缀花,后有似勾的小尾巴;未婚姑娘或已婚未生育过的妇女戴的是“花公鸡帽”(因由两扇绣有彩花、点缀银泡的帽片组成,似鸡冠而得名,然后用毛线绕在帽子上,起固定帽子的作用);生育小孩后的妇女则戴黑包头。

  彝族妇女的衣服似肩披式,从右腋下扣纽扣,衣服图案主要是红花,穿插花边,彩丝。裤子则为大红库子与之相配(现一般配黑裤子),系黑系腰(6米长),外配围腰(由绣花、花边、彩丝、银泡组成),由围腰带固定(中间为黑布带,后缀彩花带,围腰正面上方由脖子两则挂下的银链子固定)。鞋子为千层底绣花鞋。

  红彝族的服饰与白彝族基本相同,只是上衣手袖较短,围腰不用银链子,围腰后缀似裹背。头饰则不分老少,均带花帽子,有的则将银链子绕在帽子上。

  彝族男人的服饰较为简单,上衣有马卦式的,也有长袖的,但胸前有一排由布条缝成的纽扣,两边各有一个包。为了起装饰作用,有的还在衣服边缘缝上花边。彝族男人的服饰同化较快,现基本没有人着民族服装。

  彝族服装讲究面料,做工精细。一套成年妇女的服饰需2米布料,200支绣花线,3支毛线(头饰上用),500个银泡,10米大、小花边,5米彩丝,需一个妇女做40天,加上银链子(70元左右)、“灯笼”耳柱(15元左右)、手镯(70元左右)、戒指(10元左右)等首饰,总价值在1000元左右。

  • No records
联系邮箱
立即提交
联系我们
3916457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