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大学

乃苏颇研究中心网站

管理登录
Article details
文章详情
当前位置:
  • 留言标题
  • 留言内容
提交
峨山红彝绣女张有芳、张志英:巧手绣出新生活
来源: | 作者:李文明 | 发布时间: 2016-06-08 | 3123 次浏览 | 分享到:
云南省禄丰县中村乡妇联以提升彝族妇女刺绣水平为基础、协会发展为依托,着力搭建彝绣产业发展平台,不仅为当地彝族妇女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也传承和保护了彝族传统文化。
中村乡80%的村、组地处山区半山区,民族人口占46.4%,是一个集山区、民族为一体的农业乡。中村乡彝族妇女大多都会绣花,过去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彝族妇女姐妹们绣制的服装、鞋帽等刺绣品仅限于自己绣制、自己穿戴,没有市场销路。近年来,县、乡妇联着力发掘彝绣丰富的文化内涵,加大对农村妇女刺绣技术的培训力度,通过各村委会不定期举办彝绣培训班、组织刺绣女能手外出参观学习、每年3月由县、乡妇联牵头、政府主办阿勒赛装节展销剌绣品等方式,使民间刺绣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乡里先后成立了中村乡刺绣协会,至今已发展会员400余名,同时成立了“禄丰县巾帼社区民间手工艺品制作协会中村分会”,现有会员30名,其中会员张有芳还加入了楚雄州妇女彝绣协会。
大部分农村妇女通过彝绣培训,掌握了一技之长,经济收入逐年增加,进一步提高了勤劳致富技能和本领。峨山彝绣女能手张有芳、张志英通过参加县、乡妇联举办的彝绣培训班学习,掌握了刺绣技能,在传统刺绣品中敢于创新,结合近年来手工刺绣产品在旅游市场上走俏的机遇,绣制出了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服装、鞋帽、挎包、饰品等剌绣品深受消费者青睐。
一双双巧手绣出了幸福的新生活,绣出了新希望。
中村乡党委政府为进一步传承和保护彝族刺绣传统文化,大力培养彝绣女经纪人和彝绣女能手,加快彝族刺绣等妇女特色产业的发展,在上级各部门的支持下,对中村乡彝绣产业提供了物质保障,扩大了发展空间。











云南省禄丰县中村乡妇联以提升彝族妇女刺绣水平为基础、协会发展为依托,着力搭建彝绣产业发展平台,不仅为当地彝族妇女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也传承和保护了彝族传统文化。

中村乡80%的村、组地处山区半山区,民族人口占46.4%,是一个集山区、民族为一体的农业乡。中村乡彝族妇女大多都会绣花,过去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彝族妇女姐妹们绣制的服装、鞋帽等刺绣品仅限于自己绣制、自己穿戴,没有市场销路。近年来,县、乡妇联着力发掘彝绣丰富的文化内涵,加大对农村妇女刺绣技术的培训力度,通过各村委会不定期举办彝绣培训班、组织刺绣女能手外出参观学习、每年3月由县、乡妇联牵头、政府主办阿勒赛装节展销剌绣品等方式,使民间刺绣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乡里先后成立了中村乡刺绣协会,至今已发展会员400余名,同时成立了“禄丰县巾帼社区民间手工艺品制作协会中村分会”,现有会员30名,其中会员张有芳还加入了楚雄州妇女彝绣协会。

大部分农村妇女通过彝绣培训,掌握了一技之长,经济收入逐年增加,进一步提高了勤劳致富技能和本领。峨山彝绣女能手张有芳、张志英通过参加县、乡妇联举办的彝绣培训班学习,掌握了刺绣技能,在传统刺绣品中敢于创新,结合近年来手工刺绣产品在旅游市场上走俏的机遇,绣制出了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服装、鞋帽、挎包、饰品等剌绣品深受消费者青睐。

一双双巧手绣出了幸福的新生活,绣出了新希望。

中村乡党委政府为进一步传承和保护彝族刺绣传统文化,大力培养彝绣女经纪人和彝绣女能手,加快彝族刺绣等妇女特色产业的发展,在上级各部门的支持下,对中村乡彝绣产业提供了物质保障,扩大了发展空间。












  • No records
联系邮箱
立即提交
联系我们
3916457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