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大学

乃苏颇研究中心网站

管理登录
当前位置:
文章详情
Article details
  • 留言标题
  • 留言内容
提交
用心传承民族文化,用行成就美好未来
来源: | 作者:naisup | 发布时间: 2019-12-23 | 3213 次浏览 | 分享到:

用心传承民族文化,用行成就美好未来 

2018-06-08 10:57

今年“6.1”儿童节期间,禄丰县中村乡峨山小学举行了少儿彝绣文化兴趣班优秀作品展,展出的100余件小学生们自己设计绘画、一针一线绣制具有彝族特色的服装、鞋帽、小挎包、精美绣片等手工彝绣作品吸引师生及家长前来观看。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云南民族大学彝族文化乃苏颇研究中心主任章世家等专家教授应邀前来参观峨山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彝绣成果展暨开展走出大山励志专题教育活动

春凤吹绿山野,彝山马樱芬芳。峨山小学座落于禄丰、武定、元谋3县结合部,民间仍保留着彝族(纳苏颇支系)聚居区的纳苏毕摩、服饰、剪纸、彝绣、麻布纺织、火草衣制作、民族舞蹈、民间乐器弹奏、纳苏颇古歌等古老而优秀的彝族族文化。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繁荣发展和受外界文化的冲击影响,当地掌握彝族剌绣技艺的人越来越少了,这一民间彝绣传统技艺面临失传消亡境地。

part 1

保护民族文化,建立民族自信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非遗文化进校园”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方针,从2015年开始在云南民族大学乃苏颇研究中心、中村乡党委政府、文化中心、中村小学的重视支持下,在峨山小学开办了 “非遗文化”教学点,开展了彝族 “非遗文化进校园”的教学实践活动。三年多来,峨山小学“非遗文化进校园”教学点主要开展了彝族(纳苏颇支系)的服饰设计、剪纸技艺、麻布纺织方法、刺绣艺术、火草衣制作工艺等五项教学与实践传承活动。通过三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峨山小学编写完成了上述五项“非遗文化”教学规划文集。此文集的编写完成,开启了彝族(纳苏颇支系)古老而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先河,为五彩斑斓的纳苏颇民族文化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传承保护纳苏颇民族民间优秀文化意义深远。从孩子教育开始,让其幼小心灵接受纳苏颇优秀文化的熏陶,让他们从小开始认识民族文化,培养他们的民族文化自觉,进而达到民族文化自信,这就是三年来在峨山小学开展“纳苏颇非遗文化进校园”教学的初衷。通过这个教学点来挽救、保护和传承纳苏颇的优秀文化,进而提高本民族的文化自信。

为进一步抢救保护好彝族刺绣传统文化,培养小学生对彝族剌绣文化兴趣爱好,在当地文化、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峨山小学创新教学内容,于2016年2月开始尝试开办了少儿彝族剌绣文化兴趣传承班,挑选了1—6年级的26名女学生参加培训学习。学校采取课堂培训与课外自学相结合的培训方式,聘请4位民间刺绣艺人轮流授课,授课内容为传统彝族刺绣基础技法、本土彝绣内函、彝绣设计、花样等。授课中学校老师、民间彝绣艺人理论结合实际,讲授理论基础、教授传统技艺、点评学生刺绣作品,课后由学校彝族教师及父母进行个别辅导巩固。少儿彝族剌绣文化兴趣传承班原则上每周授课1节,目前培训班已授课60余节,学生已基本掌握了一些彝绣图案绘制、针法与技巧知识。

part 2

民族文化传承离不开政府和研究中心的工作支持

中村乡妇儿工委向峨山小学少儿彝绣文化兴趣班的学生捐赠了一批绣片制品,并向10名贫困学生捐赠了书包、文具要习用品。峨山完小开办少儿彝绣文化兴趣班,从小培训彝族少儿兴趣爱好,传承弘扬彝绣文化,使一批批彝族学生在学好课堂文化知识的同时,更加了解彝绣文化内涵的厚重历史,热爱本民族本土彝绣文化。

这一天,云南民族大学彝族文化乃苏颇研究中心主任张世家等专家、教授、学者受邀参观了峨山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成果展。所展出的100余件小学生们自己设计绘画、一针一线绣制具有彝族特色的服装、鞋帽、小挎包、精美绣片等手工刺绣品,不断传承弘扬了彝族刺绣文化。专家教授对峨山小彝绣非遗文化进校园,开办少儿彝族剌绣文化兴趣班,弘扬传承彝族刺绣文化从姓娃抓起这一创新教学理念给予了充分肯定。

part 3

专家教授进校园开展走出大山励志主题教育活动

这一天,云南民族大学彝族文化乃苏颇研究中心主任章世家等专家、教授、学者分别对师生进行了求学路上如何克服困难、有效学习方法、健康是学习的保证、如何建立民族文化自信、树立人生理想信念、如何促进非遗文化进校园工作等励志教育。讲授了当年读书学教学环境差、吃不饱、穿不暖的艰苦求路,用知识改变命运,鼓励大深处的彝家孩子只有努力勤奋学习,将来才能走出大山上大学,不论是当教师、科学家、工程师、在家务农都能为家乡建设、为社会发展做贡献。活动期间,研究中心一行向峨山小学赠送了4000余元的学习用品及文体器材礼物。

教室内师生专心听讲、认真记笔记。授课的都是来自省城的彝族专家、教授,在讲授中时不时插上几句彝语,孩子们都能听会讲彝语,听到专家、教授讲的彝语,孩子们倍感亲切和鼓舞,使课堂更增添了浓浓的彝家亲情。

part 4

同 期 声

同期声1: 刘建波,云南民族大学彝族文化乃苏颇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教授、博士。

“习总书记曾经指出,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我们研究中心的专家和学者一行来到峨山小学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成果展暨励志主题教育活动。旨在鼓励和帮助大山深处的彝家孩子们志存道远,树立远大的理想,脚踏实地,通过自己的努力,早日实现他(她)们的目标,书写青春华章”

同期声2:六年级学生杨阳。

“今天我听了各位老师给我们教导之后,? 我认为坚特是在学习方法道路上是一个很关键的词,就比如说有些人他小时候学习成绩是非常好的,但是他们不懂得坚持,到长大后学习成绩就越来越退后,怎么坚持它非常的关键,在这里我也有很大的感触,所以我也要坚持下来不要再半途而废,长大后能有一个好的理想,好的生活”。

同期声3: 六年级学生张延芮

“通过参加峨山完小彝绣班的学习,我学会了彝族刺绣的基础技巧知识,感受到了彝族刺绣的魅力,我作为彝家的孩子,感到无比的自豪,也知道了我肩负的彝绣传承使命”。

同期声4: 小编

作为一名即将走进社会的学生,我深刻感受到了知识对于农村孩子的重要性。人生有很多路,而对于山里的孩子来说,读书是出路。你们就像我的弟弟妹妹一样,我真诚的希望几年后的今天,坐在高考考场里奋笔疾书的考生里有你们,我希望你们对于自己的人生有更多的选择权。偶然看到一句话:我一生的打拼和闯荡,好像都是为了走出这里,但从来没有熄灭过对这里的归意。(词句源于百度学术,侵删)我想这句话应该是前辈们此刻心境的最恰当的说明。当我们走出大山,不要忘了我们这个山里的民族和故乡,昔日,她孕育了我们的祖祖辈辈,今日,她的生存和发展也需要我们。


  • No records
联系邮箱
立即提交
联系我们
3916457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