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大学

乃苏颇研究中心网站

管理登录
当前位置:
文章详情
Article details
  • 留言标题
  • 留言内容
提交
故乡的情与情—生活杂记(一)
来源: | 作者:李娅洁 | 发布时间: 2016-10-30 | 2975 次浏览 | 分享到:
故乡的情与情—生活杂记(一)


2016-10-15 李娅洁 红色彝人
          

小时候长大的地方


       我的家在云南武定县猫街镇麦地冲一个偏僻的彝族村寨里,虽不是什么富裕的地方,但是这里风景秀丽,春夏秋冬都有它自己独特的风景,更重要的是这里远离城市,仿佛室外桃源般,让我的祖先在这里安居乐业。
        村子里最有特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氛围。村子里的人都是同一个姓氏(俗话说就是一家人),因此一个村子里的人相处也非常的和谐。谁家有点难事,全村人都来帮忙。比如哪家办喜事,村民们这个帮张罗菜那个帮招呼客人,办事的人家就不用很费心的忙来忙去,也就减轻了许多担子。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每当太阳落山,归家的人儿可热闹了。放牛的,赶马的,收谷子的,他们三五成群。收谷子的背着谷子,大都沿着小路回家,大家一个跟着一个,只看得见谷草在移动,仿佛动画片里的小人儿,摇摇摆摆的;赶马的顺着村里人挖的大路,不时哼着小调,伴着马蹄声,也回家了,多远就能听见踏踏的马蹄声;放牛的当然是人数最多的队伍,他们有老人,有小孩,有将要出嫁的姑娘,人家都说相差两岁就会有沟通障碍,但在这一群归家的人中根本看不出来,他们聊得那么欢快,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村子里不知道什么时候传下来的习俗,过年要从年三十开始到正月十五,这样才算把年过完。这期间就会自发组织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比如野炊祭拜,彝族跌脚,荡秋千比赛等,也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活动!


                                  

记忆中的中秋


       中秋的早晨,一股凉意袭来,没成想中午就飘起了雨,来势汹汹,不可抵挡,正如团圆的节日,一家人从四方奔走回家,什么也阻挡不了我们回家的步伐,目的就是两个字-——团圆。
       生长在彝家,仿佛从小就懂得节日的重要性。小时候,家里贫苦,只有过节,才会有种不一样的感觉。比如过年了,就会有新衣服穿;春夏秋冬里的小节庆有蒸卷吃,有麦穗糊糊、腊肠饭、臭菜煮大白豆、甜白酒等等。有些食物我现在都叫不出汉语的名称,但是记忆中的味道依然那么清晰。特别是中秋节,每当这个节日,小伙伴们都会和大人们聚在某个农家小院,一起做粑粑,将刻有各种小动物形状或花朵的石头盖在饼上,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图案,开心极了,可见小时候的愿望多么简单啊,吃饱了玩够了就真的开心了。





母亲挽起的衣袖


       本来此文想以母亲来命名,从小到大因为母亲勤劳的双手使我和姐姐享受到比同龄孩子更多的东西,也因为母亲的善良,乐于帮助别人,同村人把我和姐姐当作自己的女儿一样对待,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会想到我们,长大了在外面,还是会得到同村人的帮助,这些都是因为我有一个伟大的母亲。那年,母亲不顾家里的反对,嫁给一贫如洗的父亲。那时候所有人都以为母亲这一生过的会不好,因为违背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那一辈,父母的话就是圣旨啊。
       母亲最拿手的就是绣花和剪纸,年轻的时候在村子里出了名的好,母亲最大的毛病就是学的快,弄啥像啥,村子里的妇女还有待自闺中的姑娘是外婆家里的常客,也因为这样,母亲交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除了这些,母亲推石磨的活更是绝了,总是少放几粒米在磨盘里,且很耐心的将面多磨几遍,磨了还要用筛子把粗的颗粒弄掉,用老人的话说母亲就是乖巧而不闹心的人。母亲做包子也是一首绝活,经过她的手做出来的包子,又松又软,而且白净,小学时候附近学校里的老师都愿意吃我家的包子,有时候还特意嘱咐我,让我去学校的时候带上几个。
             

不善言辞的外公

       小时候,外公说,女孩子不用懂那么多字,会看信就可以,但还是拼命用小黑板教我们认字;读书了,外公说,女孩子总要嫁人,读那么多书干嘛,应该学点刺绣,但总让外婆提醒我们好好做作业,不准多做家务活;长大后,外公说,还是姑娘好,读书努力不用操心,却总担心我半途而废,一天唠叨浪费财物。外公说他不喜欢女儿们,也没让女儿们读很多书,却在母亲做手术时,千里之外冒着大雨赶来看望。外公从不会口头表达对我们的关心,但是我们心里都明白。相信大部分同胞也一样,有着像我外公一样的父母亲或是亲人,很多时候我们都不太理解,他们怎么不会关心人呢?但其实许多时候亲人之间是不用言语的,更多的情已经在生活的点滴中体现出来了。



  • No records
联系邮箱
立即提交
联系我们
3916457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