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大学乃苏颇研究中心
研究员一行赴大理巍山等地学习考察
为追溯中古时期支系的历史源流,了解红彝支系的迁徙史和文化,继四川三星堆和金沙遗址考察后,2016年8月12—14日,中心研究员章世家、张剑罡、李学罡、刘建波一行又赴大理弥渡、巍山、楚雄禄丰等地学习考察。
2016年8月12日一大早,研究员一行开车赶往弥渡,准备好材料,计划到南诏铁柱庙进行交流,由于半路堵车,到下午5:00才赶到目的地,离关门时间还有半小时,工作人员也已经下班。中心研究人员一行抓紧时间参照拍照,希望收集到更多资料。
南诏铁柱庙又名铁柱观、铁柱庙,位于云南省大理州弥渡县西面约6公里的太花乡铁柱庙村。因庙内的一根铁柱而出名,是弥渡县最著名的古迹。南诏铁柱,又称崖川铁柱、建宁铁柱或天尊柱,铁柱高3.3米,周长1.05米,重约2吨,铸于唐、南诏时期,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它不仅是大理州内仅有的六项国家级重点文物之一,也是全国绝无仅有的珍贵文物,是弥渡的镇县之宝。




2016年8月13日上午,考察巍宝山南诏土主庙,巍山彝学会的左岐洲老师作向导,并向中心研究员介绍了巍宝山和南诏历史文化。当我们走进巍宝山南诏土主庙,望着斑驳的泥墙,葱郁的树木,大殿里塑的彝族祖先像,不由得对南诏这段辉煌的历史发出由衷的感叹,如此骁勇善战的祖先们,怎能不被我们后世的子孙所崇拜?









2016年8月13日下午,在巍山县彝学会左老师的带领下,一行人考察南诏博物馆。南诏博物馆位于大理州巍山古城报国街,于2015年10月1日全面建成。该博物馆的建成,不仅对保护、展示、研究、传承南诏历史文化遗产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还能“穿越历史”再现南诏缩影。 2016年3月28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南诏博物馆正式开馆,千年文物首次向游客和观众开放。



2016年8月14日上午,中心研究员一行赶到楚雄市,向中心总顾问李丕良大哥汇报工作,详细汇报了中心目前开展的工作,以及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李丕良大哥作了详细指导,并热情款待了几位研究员。
午饭后,研究员一行风尘仆仆赶往禄丰县,并到禄丰县后与李应聪大哥会师,在李应聪大哥的带领下,继续赶往仁兴镇“南诏黑城遗址”,约下午黄昏时分,一行人终于见到了梦中的古城。大家都抓紧时间,争取在天黑前考察到更多的材料,边寻找古城墙、城门、护城河等遗迹,拍摄照片,询问过路的当地人,边想象着祖先的辛勤劳作、英勇作战的画面。

(黑城护城河)
据楚雄州人民政府立的黑城保护遗址碑介绍,南诏黑城遗址位于禄丰县仁兴镇西南4公里的古城村委会往西1公里的一个缓坡农田上。南诏黑城是距今1250年前唐代地方政权南诏国时代建造的一座城池,原名黑城,因黑城遗址四面有水环绕,当地的人们称为“水城”。
现存的黑城遗址由城墙,东、西门缺口、城内水田、护城河组成。城墙系用土夯筑而成,残高5米,残宽5至8米,东西长175米,南北宽205米,在东、南、西三方的城墙上均有向外凸出的墙体。北面有80米一段城墙被挖平与城内开为水田,其余均完好,城墙周长967.5米。护城河宽约15米,现东、南、西三面有护城河,河中有积水,深约1.5米,故被称为“水城”。据测黑城城池占地78亩,其中城墙占地10亩,护城河占地12亩。城内现为一片水田,约合56亩。

(黑城保护遗址)
(遗址卫星图)
据史料记载,大唐天宝十一年(751),南诏王在洱海之滨崛起,建立了南诏国。为进一步统一云南,与唐王朝对峙,南诏王对境内的独锦蛮采取了婚姻联盟政策。首先是南诏王皮罗阁的孙子凤伽异选秦藏县(罗次县)的独锦蛮女为妃,凤伽异又将其妹妹嫁与独锦蛮头领为妻;其次是凤伽异的儿子异牟寻又选独锦蛮女为妃;再次是异牟寻的孙子劝佑丰也选了独锦蛮女为妃。
中心研究员综合研究分析初步认为,分布在禄丰武定元谋三县结合部的近2万纳苏颇(汉称红彝)就是历史上的独锦蛮,属于乌蛮三十七部之罗部。独锦蛮人杰地灵,美女如云,曾多次与南昭王族联姻!
据康熙《罗次县志》载,大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南诏王蒙舍诏首领皮罗阁建立了南诏国,南诏王对境内的独锦蛮采取了婚姻联盟政策。南诏王皮罗阁的孙子凤伽异选秦藏县(禄丰县)碧城的独锦蛮女为妃;凤伽异将其妹妹嫁与独锦蛮头领为妻;凤伽异的儿子异牟寻选独锦蛮女为妃;异牟寻的孙子劝佑丰选了独锦蛮女为妃,先后延绵了150多年的姻亲关系,据说每一代南诏王妃个个美若天仙。罗茨温泉不仅孕育了一代代南诏王妃,也孕育了罗茨的“长寿之乡美女之城”。
为了将这婚姻联盟变成政治、军事的力量,在联姻之初,南诏王曾任命独锦蛮的一位头领任岿州刺史(州级五品官),岿州即今红河州的屏边县;南诏统一云南后,南诏王于贞元十年(794),又任命独锦蛮的李负蓝为大军将(南诏官制中只有“大军将”而无“大将军”,大军将为南诏一品官)。并加强洱海至滇池的驿道建设,在广通西8千米处设回磴关,在舍资设沙雌馆,在金山坝子建龙和城,在腰站设龙和馆,在昆明建拓东城,称为“二都”,为拱卫拓东城,在秦臧川(罗次坝子)中建黑城(今仁兴镇水城)、碧城(今碧城镇)、赤城(今勤丰镇旧县村)。这3座城池地处罗次坝子,人口集中,物产丰富,属于滇中粮仓!
考察收获:
1、参观南诏博物馆,详细了解南诏铁柱,南诏古城的建成和历史故事
2、认为弥度,大理,剑川,羊咀咪,洱海等地名都是我们的原始地理语言,通过协音的形式翻译成汉语而流传至今的。
3、用彝语正确解读南诏王父子联名制的意思。
4、与大理巍山彝族进行彝语和风俗的对接,历史故事交流
5、向研究中心顾问李丕良汇报工作,详细汇报了中心目前开展的工作情况,以及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李丕良大哥作了详细指导。
6、参观禄丰黑城遗址,中心副主任李应聪为我们做了详细讲解。这里气候环境宜人,如果将来有可能,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是否可能参与开发这里的旅游项目?
7、据巍山彝学会左老师介绍,巍山彝族服饰如按照地域划分,可分为东山和西山两个彝族服饰区。而东山服饰该地区服饰讲究绚丽多彩,这里的女性服饰价值昂贵,从头到脚,从选择布料到成衣,都要精心筹划,并配以金、银、玉器为佩饰,讲究冠冕堂皇。一套服饰制作下来,少则一两千元,多则四五千元。凡成年女子,在婚前都要缝制二三十套新衣,绣花鞋数十双,流传着“我们的家产就穿在身上”的说法,颇有南诏宫廷服饰遗风,可能是南诏国王室彝族部落。不但是服饰相似,而且从左老师的介绍上看,东部山区彝族保留南诏国农耕文明,古舞、古乐、民歌、等原生态文化与我们极为相似,据此推断红彝人是南诏王室部落之一。
8、从中古史看来,南诏国时期是我们最强盛的时期,无论我们是南诏国的原始王族,还是黑城罗部落的独锦蛮,我们都与南诏国有着真实可依的血缘关系,彝族俗语称“何为大,舅最大”试想在古代,我们的王室送亲大队一路浩浩荡荡演奏着古乐,唱着歌谣跳着舞,从禄丰来到大理,受到王室热情好客的礼待,何等的威武;随从的小伙姑娘从此爱上了大理的山山水水,于是在洱海边泡了妞艳了遇,从此定居于大理,有空了骑着马带着妻儿老小回罗茨泡泡温泉走走亲情,何等惬意!古老复杂且尊贵优雅的王室嫁娶习俗至今生生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