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大学

乃苏颇研究中心网站

管理登录

General situation of branches

支系概况
当前位置:
  • 留言标题
  • 留言内容
提交
彝族乃苏支系传统音乐简析
来源: | 作者:李天俊 | 发布时间: 2016-04-01 | 6149 次浏览 | 分享到:

彝族乃苏支系传统音乐简析 

李天俊

彝族人民能歌善舞,民间音乐丰富多彩。彝族支系繁多,历史悠久。乃苏支系,是彝族中一个主要的支系。自称纳苏颇,他称尼苏颇,汉族称红彝族,居住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元谋,武定三县的交界,生活在平均海拔2200米以上的大山上,因为独处大山深处,难和外界有交流,使其音乐还具有原始,淳朴等特征,但近几年外来文化的盛行,年轻一辈纷纷走出大山,乃苏支系音乐面临失传的问题。希望本课题的发掘,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彝族乃苏支系的音乐,进一步传承下去,不致失传。

 

 

一、 彝族乃苏支系简介

彝族乃苏支系,自称纳苏颇,他称尼苏颇,汉族称红彝(以下统称红彝),居住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元谋,武定三县的交界,生活在平均海拔2200米以上的大山上,属于高寒山区,生活条件恶劣,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燕麦,经济作物有核桃,山茯苓,松茸,野生草药等,畜牧主要是山羊,黄牛

相传红彝祖先在黄河流域一代,经过漫长的迁徙过程来到现在的聚居区,又有一说是红彝是大理南诏后裔,迁徙路程为从大理白族自治州彝族聚居区经大姚牟定来到现在的居住区,具体来历有待进一步考证。

红彝分布,主要在禄丰县的中村、武定县的猫街、元谋县的羊街三乡,其他的在元谋老城、武定白路、禄丰一平浪、高峰等乡镇有少量分布。茫茫大山,把红彝居住地分割给了多个乡镇管辖,没有在核心区有自己的自治乡镇,导致了红彝南北不能联合起来,在长期分裂后语言上有了稍微的差异,但在民族服饰,民族民俗上还没有改变

二、 彝族乃苏支系传统音乐构成

彝族乃苏支系民歌歌种介绍

(一)挪火欸(挪:病、灾;火:送、除;欸:哼、唱)。其意为:除病消灾。汉称哭丧调。

乃苏“挪火欸”,专属女性歌唱,且必须在野外殡丧场合唱。歌腔似哭诉性语言之音乐文化,旋律性强,线条鲜明。歌词多是五、七字句,次随情生,不求韵律。歌中以追述亡人生前功德和歌者自述哀思为主要内容。无伴奏。

(二)罊蕒哭(罊:新娘蕒:名字<名字>)

意为为新嫁的新娘取夫家名字,是贯穿整个红彝族古典婚礼男方场(第二三四天)的重要仪式,同时也是各项婚礼仪式的伴唱曲。

罊蕒哭采用问答说唱形式(说少唱多),以固定曲调说唱,以喔含喽或歌词最后三字重唱结尾。歌词为五言句加辅词辅音。内容分进门调要吃要喝调起名调十二生肖调起床调送别调等部分。

进门调在新娘进门时泼水、敬酒仪式中说唱,内容多为安慰新娘即送亲嘉宾山高路远一路辛苦等并包含彝族著名的拦门敬酒调,由男方家会客男宾起头,女方家送亲男宾应答。

要吃要喝调在进门入座后至晚宴期间由送亲男宾就茶水、糖果点心、烟酒、菜肴缺啥要啥说唱,看似刁难男方家,意在说乐逗笑,增加婚礼喜气氛围;。

起名调在新娘进门当天晚宴后取夫家名仪式中说唱,由男方家碑髦或德高望重的长辈取各种各样的名字,取名从读音最不好听意思最不好的名字开始长达十几上百个,女方家送亲男宾一直应答马幺(意:不好)”直至最后应答蕒幺(意:取得好)”结束。

十二生肖调又称十二月调,以鼠月开始,按鼠月、牛月、虎月、兔月、龙月、蛇月、马月、羊月、猴月、鸡月、狗月、猪月依次吟唱,吟唱内容为每月的农活安排等,多为女方家送亲男宾吟唱,意在暗喻养女不易

起床调亦为送亲男宾第二天清晨吟唱,内容多为催促男方家起床热菜上早餐。

送别调分两部分内容,一部分内容为女方家送亲嘉宾列数新娘的各种可怜状和缺点,提请男方家多多照顾,如祝北意哭偖(chě),抐(nè)拷奔恨恨位”(意为:<新娘>腰插镰刀,留在你家门内了<正眼泪婆娑向送亲嘉宾道别>)抐机习高第,习赤簸(bǒ) (tǎ)呆;抐机沃(wò)才第,沃(wò)刀簸(bǒ) (tǎ)”(意为:如果<新娘>帮你家捡柴的话,别嫌夹杂着朽木,如果<新娘>帮你家掐菜的话,别嫌夹杂着枯叶)等等;另一部分内容则以夸张词句故意形容男方家所在村寨环境恶劣并夸赞己方村寨环境之美,借以表达思乡欲归之意,如你们的土地,撒多厚的种子都不会发芽,我们的土地,撒多薄的种子都长得很好等等,诙谐幽默,尽隐离别之伤悲。

罊蕒哭据说起源于姆(kě)(木高古大村),流传于珐(fà)(法署)、咪绍(烂泥箐)、撒究尼(撒胶泥)等广大红彝族居住地。但至今已几乎无人能唱全整套罊蕒哭,使红彝族婚礼少了一份严肃、一份诙谐、几分喜庆,同时也让我辈很难领会红彝古语一字抵十句的高度概括、一词状几态的贴切形容、一语道衷肠的夸张表达。因为,语言是从土地上长出来的。

(三) 刹貌照(刹:陪伴;貌:姑娘;照:唱、调)。意指小伙子陪伴姑娘时唱的歌。

这类歌曲,多数是儿女情歌,亦有少量思念、逗趣和讽刺等内容的歌曲。其汉语唱词多数是七字韵句,彝语唱多是五字或六字韵句。通常由青年男女邀会野外对唱或独唱,无伴奏。其中有少数歌曲,是在汉族“坝子腔”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乃苏人将其一并归入“刹貌照”。

(四) 过咳(过:唱;咳:跳)。意为能作独唱歌曲又能作舞蹈曲的一类歌种。又称“告立秋”(释义同“过咳”)。

乃苏“过咳”内容丰厚,有歌颂党的领导和重大决策的歌,也有反映生产劳动和儿女爱情的歌,还有抨击时弊,揭露“文革”禁锢政治的歌,等等。歌曲以独唱、对唱和齐唱等形式为主。有传统词和即兴词,然以解放后新编唱词占主要成份,通属五字或七字韵句,歌中极少用虚衬词。一般于村旁或歌场演唱,用弦子、竹笛伴奏。

(五) 秋照(秋:调;照:赞祝),即赞祝调。

“秋照”歌曲,以唱述思念和戏言为主,多是彝语唱词,七字韵句,四句为段,常用“咿”作乐句收尾衬词。一般歌曲有两句或四句体式。各地方区域的强调稍微有些不大相同,但主体是一致的。演唱者以青年男女见多,于野外独唱或对唱。歌腔委婉,富幽静感。在独自一人四两或悲伤时,也可与鸟同鸣,声腔清凉,催人泪下。无伴奏。

(六) 鲁咪嗨

“鲁咪嗨”也算是乃苏的一种口语艺术,它主要以说为主,尾音带点拖音,他必须在两人以上的场合才可以“嗨”,所谓的“嗨”,是用口才对事物的夸张,形象性的形容,带上幽默欢乐色彩。它一般在婚嫁上,情人之间的一种幽默语言表达方式。

彝族乃苏支系乐器介绍

彝族月琴(弦子)、三弦、二胡、箫、竹笛(彝语称地噜)、彝族唢呐、葫芦笙、羊皮鼓、吹树叶、响蔑、大小鼓、大小锣、大小钹、二胡等

(一) 葫芦笙

葫芦笙,彝语称“摩袅”。彝族的葫芦笙流传地域广阔,多为五管或六管,有的地区还采用木制或铜制笙斗,笙斗到吹口一般长25厘米左右。

葫芦笙以挖空的葫芦为笙斗,柄端为吹口,笙斗上环列安插穿透葫芦腹部的五根或六根用苦竹制成的笙管(下端透气处即底部按音孔),并在葫芦腔内竹管部分嵌入紫荆竹削制的簧片,每根笙管旁的笙斗上均有小孔(即上部按音孔)。葫芦笙音色柔和,像雾像雨又像风,悠长旷远如茫茫群山,园润深沉如远古气息,节奏轻快如跳动的火焰。

现在彝族乃苏支系部落已失传。在彝族俚颇支系尚有存在。

(二)响蔑

响蔑又称口簧,口弦,彝语叫揦排,是彝家女人们较为喜爱的一种自娱自乐的小型民间乐器。配上彩色丝线编的丝条,并装在一个雕刻有花纹图案且比较精制的小竹筒里,彝家女人们将它带在身上,又是一件精致的装饰品。

响蔑有单片拉线响蔑,双片、三片、五片拨弹响蔑等不同形制与组合。响蔑有二种,一种长为12厘米,0.81厘米,多为三片为一组。另一种响蔑,长18厘米,1厘米,多为两片为一组。演奏时,将响蔑放在唇边,通过口型、唇舌、口腔气息的变化,而右手的中指、食指、无名指弹响蔑的一端,使响蔑的簧片发出清晰柔和的声音。每一片响蔑除了本身的音外,主要是靠弹出的泛音演奏出旋律,使之优美动听。

(三)彝族唢呐

彝族唢呐,彝族双簧气鸣乐器。彝语称“黎籁”。因通体用木制成,故又有彝族木唢呐之称。

形制较古朴,比普通铜碗唢呐长大。由簧哨、芯子、管身和喇叭筒等部分组成。规格大小不 一,较小者高约45厘米,较大者可达90厘米,常见者通高72厘米左右。簧哨是用芦苇或麦杆 制成的双簧哨子,长约2厘米。芯子用木棍或铜片制成,上细下粗,呈锥形管状体,上口套进簧哨,下口插入管首;也有的芯子用木制成漏斗状,与气牌合二为一,外径和高度均为厘米左右,中间有插管安置簧哨,下端插入管首。管身多使用红木、梨木或椿木制成,管长 45厘米左右,管尾外径2.4厘米,管身上开有七个或八个圆形按音孔,七孔者无背孔 ,八孔者第八孔为背孔,孔径0.6厘米。管身下端套有一个用椿木或棕树杆镟制的喇叭筒, 筒身较细而口小,筒高22厘米,上口外径4厘米、内径2.3厘米,筒下口外径12厘米。

(四)竹笛

竹笛,彝语称地噜。多用竹子制成,是一根比手指略粗的长管,上面开有若干小孔。常见的六孔竹制膜笛 由笛子正面的吹孔(1个)、膜孔(1个)、音孔(6个),笛子背面的后出音孔(2个)、 前出音孔(2个,又名筒音),以及笛管的笛头、和笛尾组成。

(五)彝族月琴

彝族月琴和汉族月琴构造相同,是彝族人民常用的弹弦乐器。流行于云南、四川、贵州等省的彝族地区。 彝族月琴:彝语称弦子库竹四弦,是彝族人民常用的弹弦乐器

彝族月琴工艺精巧,造型美观。取材有楸木板、水冬瓜木、香笋竹、弦线等。全琴由琴杆、琴簪、琴鼓、琴品、钓鱼台、琴胆等6部分组成。琴杆顶部雕有老龙含珠,下置13个竹制琴品直达琴鼓中部,两侧置琴簪(弦纽)四个,琴鼓雕镌双龙抢宝等精致民族图案,内专置系有铜钱一枚之钢丝称,弦丝系于琴簪及琴鼓正中下部之钓鱼台上。做工精美,玲珑剔透,音色清脆悦耳,节奏鲜明。

三、彝族乃苏支系舞蹈介绍

红彝族传统歌舞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歌曲与舞蹈大多融合在一起,只歌不舞多见于情歌,舞蹈以集体性为主,主要舞蹈有从远古走来的《迁徙舞》、《火舞》、《鼓舞》、《大刀舞》、《祭祀舞》和欢快的四跺脚、三跺脚、二跺脚、合脚等36

(一)迁徙舞(彝语“念沙投,稿期岱”。)

在红河流域的上游五台山群岭的阿勒居住着一个从洪荒年代迁徙而来的少数民族:红彝族。他们每逢节庆、喜庆、祭祀场合都要跳代表本民族厚重历史文化的舞蹈《迁徙舞》,以缅怀从洪荒中走来的祖先。探访《迁徙舞》的历史文化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迁徙前的生活背景

据口传,红彝族原先居住在黄河流域一带时,同其他民族一样,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展示纺线、手工织布、剪纸、刺绣等手工)。当时人烟稀少,到处是野物猛兽。豺狼、虎豹经常出没,彝族先民们就把人集中起来,举着火把、敲打着用具,组织强大的气势用跺脚、摔手、吼叫等多种方法,把凶猛的猛兽赶跑,再围捕弱小的野物充饥(鼓阵)。加之经常有狂风暴雨肆略,生存环境异常恶劣,生存条件荡然无存。彝族先民为了寻找好的生存环境准备迁徙。

2迁的过程及《迁徙舞》产生的背景

他们结队而行,翻山越岭,度过河流。在毕摩的带领下开始迁徙。在迁徙的途中老鹰在鸣叫中把叼着的谷穗洒落下来,毕摩说:人是从葫芦里来呢,只有葫芦里最把稳,说着将稻穗装到葫芦里,做一些安居、开垦、织布、捕猎等计划。《迁徙舞》产生的背景是:强度黄河时在水中探险走出困境的过程。男人拄着拐杖在最前面探深浅,紧接着一个在后吆喝大队人紧跟着,你拉我我拉你地从水患中前进一步,后退一步,前进两步,后退一步地走,将到河岸,人们看到得生的希望时跳跃地向前行进了三步,才退一步。走出了艰难的三步后就看到了生存的希望,并在造火烤食过程中跳起了欢快的三跺脚(庆贺)。久而久之聪明的彝族人就将这一悲壮奇迹般的场景世代相传,用原汁原味的民间歌舞乐传承原生态的舞蹈,迁徒舞由此传承了下

(二)跌脚(彝语“稿黎”)

彝族村落,只要笛子一响,无须召唤,人们就会随之起舞,舞者不限,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几百、甚至上千人。在民族村寨,不管谁家操办喜事,本村以及邻近村寨的人,到了晚上就会不请自来,汇聚到一起,放歌起舞,为之助兴。当笛子师傅吹奏跌脚舞曲时,人们毫不拘束地上场舞起来。参舞者有小至七八岁的儿童,老到年逾花甲的长者,有的年轻父母甚至背着小孩上场,到了这种场合,真可谓笛子响,脚板痒。几遍音乐之后,好客的主人会将自制米白酒和小锅酒斟来敬客人,酒过几巡,人们随着清脆的竹笛声,在朦胧的酒意中狂歌醉舞,猛烈地跺脚起舞,有震撼大地之气势,整个山寨沉浸在欢乐之中,一直跳到次日天明

三、 彝族乃苏支系传统音乐的传承和现状前景不容乐观。

主要参考资料:

(1),《楚雄州民间歌曲集成》。

2)乃苏支系老一辈“阿普”讲述。

3)乃苏支系“绿海山鹰”阿木达的调查资料。

  • No records
联系邮箱
立即提交
联系我们
3916457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