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大学

乃苏颇研究中心网站

管理登录

General situation of branches

支系概况
当前位置:
  • 留言标题
  • 留言内容
提交
传承彝文化、共续彝乡情
来源: | 作者:普建彪 | 发布时间: 2021-08-15 | 1460 次浏览 | 分享到:

我对彝族文化的喜爱是与生俱来的,它像蜜蜂对花朵的痴迷、像诗仙李白对酒的狂热、更像彝家阿哥对彝家阿妹的爱恋。每当在人群中看见穿着彝族服饰的女孩,我都会驻足观望许久,即使与她素不相识,但我仍然感觉万般亲切。每当听见远处播放彝族左脚调我都会心潮澎湃,会情不自禁的闻声而去,即使不会跳脚,但我依旧很享受这优美的旋律带给我的美好意境,也许这就是我对它的喜爱,如痴如醉,像极了爱情。

小时候家里穷,只有一台黑白电视可以收看一些固定播放的节目,记得那个时候房背后的大爹家有一台影碟机,可以播放一些左脚舞曲碟片,每当他们播放这些歌曲的时候,我都会兴高采烈地冲向大爹家认真欣赏这些优美的旋律,我陶醉在动人美妙的音符中,从中感受彝族歌舞的博大精深。放牛的时候哼着、捡菌的时候也哼着......就这样我在他们的陪伴中快乐的成长。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先后去了镇上、县上、州上读书,但我对彝族文化的喜爱却一直不变,同时我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彝族文化。令我记忆尤深的是在读高中的时候我拥有了第一件民族服装——彝族小马褂,衣服上面有许多美丽的刺绣,有气势磅礴的雄鹰也有妩媚动人的山茶花……因为喜爱,我自己通过积攒生活费买了一把彝族月琴,到现在也把他们留在我身边当做心灵的寄托,每当我思家或者在了解彝族文化时我总会拿出来看看,缓解思家之急切以及坚定自己想学习彝族文化的决心,我把他们当作我的老友,与他分享着我学习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在2019年9月,我的大学开学了,对我而言,接下来的四年时光,我将在楚雄师范学院求学。令我喜出望外的是,进入楚雄师范学院,我接触到了彝族文化。记得开学不久后学校通知即将开办一个“专业+彝语”的特色班级,我当时毫不犹豫的报名了,因为喜爱,所以追寻。

进入这个班级需要通过面试考核,记得那天来面试的同学特别多,大多数地方的彝族同胞都来参加了,经过评委老师们严格的面试,我被录取了。面试那天,我认识了许多来自武定、南华、姚安、弥勒等不同地区的彝族同胞。

作为这个“黄埔一期”的学生,庄老师对我们抱有很大的期望。开学第一课,他对我们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从话语中感受到了老师对我们的期许和作为彝族的后裔所应该担当的责任,使我更加坚定了学习与传承彝族文化的决心。

接下来的课程中,老师开始了有关彝族文化的教学。国际音标作为学习彝文最基础的知识,被安排为课程的第一个学习内容,掌握之后有助于我们标注自己地区方言的发音。后面我们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彝族文字,比如图片等,还记得当时学的第一个句子是:

图片

意为(楚雄师范学院彝族文化学院欢迎您),同时老师也介绍了许多像六祖分支,古滇国、夜郎国,南诏统一五诏建立政权和彝族史诗《梅葛》、《查姆》等彝族历史和文献,让我对彝族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庄老师是一位和蔼可亲、教导有方的彝族文化传播者,他不仅使我们的良师,也是我们的益友。他带领我们在彝族文化海洋里遨游,他教我们用彝语歌唱我和我的祖国、教我们翻译彝族史诗《梅葛》、带我们了解民族服饰与民族乐器。在这里我想说“庄老师,您辛苦了!”。

学习彝族文化的过程中,我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有像哥哥一样一直帮助我的李天俊学长,还有和我一起学习的小金芳,还有“专业+彝语”选修班的同学们。在这条蜿蜒而又漫长的学习彝族文化的道路上,我们不畏风雨,砥砺前行。

“彝族的文化是一串串响亮的音符,它流动于华夏,跳动于世界,为人类演奏出一曲曲优美动听的乐章。”彝族文化是顽强的,是历经千年仍在绽放的“鲜艳的花朵”,飘散着馥郁的芳香,陶醉了一代又一代人;彝族文化是脆弱的,在不知不觉中许多“盛开的花朵”跟随着老一辈的记忆沉寂于历史的长河中,作为年轻的新一代,我们应该努力的学习彝族文化,来传承这些顽强而又脆弱的“花朵”,让它们永远绽放于这片土地上。

作者:普建彪(2000——),男,彝族,武定县猫街镇半山村委会半山村人,现就读于楚雄师范学院2019级电信专业。其热爱彝族文化,积极从事民族文化的发掘宣传工作,是一名品学兼优的现代大学生。


  • No records
联系邮箱
立即提交
联系我们
391645731@qq.com